工程勘察

琶洲港澳客运口岸项目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总结 

来源:工程勘察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9

1.工程概况

琶洲港澳客运口岸项目,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北侧,由500GT码头一座(水域部分)和后方配套的三层临检大楼、架空廊道(陆域部分)组成。其中,水域部分包括共五个泊位,位于珠江主航道的南侧临岸区域,陆域部分位于阅江中路北侧的亲水公园内。临检楼为三层钢结构,首层架空,下穿客运有轨电车。在建11号地铁线从场地中部北西~南东向下穿拟建场地。

该区域在地质构造上处于新生代坳陷地区,地表出露大片中更新统北海组和早更新统湛江组地层,北海组地层为滨海相沉积,是构成港湾两岸低缓台地的主要地层。浅部土层以第四系软~中软地层为主,下伏白垩系沉积形成的泥质粉砂岩风化层。

2.进度计划的制定与调整

图1 勘察进度计划示意图

本项目原定本阶段勘察进度计划目标为具备进场条件后,20个工作日(含周六、周日)完成,其中勘察外业施工14个工作日完成。接到任务后,与业主单位前期沟通过程中,了解到该项目的特殊性与重要性:作为下一步施工图设计的前置工作,每提前完成一天,就能为整个项目争取一天进度。当时已经是1月上旬,离春节假期只有20余天,根据工程经验,越近年末,人员设备的组织调配不可控因素越多。因而,经现场调查和前期地质资料分析,场地地质条件相对简单,覆盖层厚度较小,多在10-15米之间,下伏的白垩系泥质粉砂岩风化层质软,稳定性较好,总体来看,准备工作充分的前提下,外业钻探效率是稳定可预测的,具备组织平行流水作业的的基本条件。我方决定安排陆地三个班组、水域一个班组,采取多队伍平行流水作业的方式,最大化保证该项目勘察工作的顺利完成。利用Project2016对该项目的资源和工期进行调整优化后,拟定了外业施工5天完成、整个勘察工作14天结束的任务目标,调整后的进度进度示意图见图1。

3.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1 自然环境

本工程由陆域和水域两部分组成。地势开阔平坦,所在区域为公园绿地,植被繁茂,施工通道和作业面局限性较大;水域部分在珠江临岸,受潮汐作用和水流影响,水上勘探作业船定位异常困难,作业受潮水限制时间紧迫,船小作业不安全,船过大又移位极不方便,近岸处又难以到达指定孔位。安排施工时,应根据码头区域水深,合理安排。

3.2 社会环境

项目位于珠江会展中心段南侧的亲水公园内,该珠江段过往船只频繁,拟建码头区域与堤岸及沿堤垂面敷设的电线电缆较近,受来往船只影响,水面稳定性一般,需考虑区域内可能受影响的堤防、航道与海事安全等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符合实际、可靠有效的技术管理措施同时,存在办理审批许可的客观要求。

陆域部分拟建区域及附近,涉及各种苗木若干、配电房两处、客运有轨电车轨道及东侧约20 米的站台、东南侧约30米为过街地下通道、配套路灯、暗埋水电管线等设备设施,故必须考虑受影响区域的苗木鉴定与保护(必要时迁移)、暗埋管线的查探与安全、有轨电车运行、在建11号线后期穿越与勘察施工的相与影响、因目前不具备整体封闭条件而可能的社会人员安全警示与防护等因素。

3.3 组织管理

根据上述主要影响因素和进度目标进划分析,本项目的组织管理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组织管理工作是否能全面覆盖整个勘察过程,建立的组织结构能够从勘察工作各环节管理到职责清晰任务明确,以做到管控有效,使计划贯得以彻执行,包括前置审批许可事项的推进情况,外部联系相关部门的施工准备期的重点资源调配与落实,施工期的平行流水作业期间现场管理与协调,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与纠偏,土工试验工作时间节点的保证措施、原始资料的分析与整理进度管控等。

3.4 资源调配

因本项目时间节点的特殊性,若要实现年前施工目标完成则必须保证在21日之前完成外业施工,且水域钻孔需大型钻探船、交通船配合,可以预见,前期的资源强度需求较高,并应有一定的冗余资源作为储备,以便进度计划若有偏差时及时调整。

4.应对措施

4.1 职能结构的建立

建立了矩阵式组织管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项目专用通讯群组、每天交互各职能信息的方式实现扁平化管理。设立以外协、现场、技术、辅助四个主要职能小组,三个陆域施工班组和一个水域施工班组四个主要施工队伍的矩阵组织结构,围绕本次勘察任务,打通本项目人员横、纵向职能关系,强化交互协调和节点控制,使钻探施工、土工试验、内业分析与成果整理、外围辅助工作同步开展的同时,项目职能管理人员得以准确及时掌握勘察工作过程中的各施工班组及各环节执行情况,为项目工作管控和及时调整,进度计划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框架保证。

上一篇:水文地质在隧道工程勘察中的技术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